【濂检先锋】先进典型引领,凝心铸魂奋进(二):第一检察部一级检察官连真 |
时间:2024-02-19 作者: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大 | 中 | 小】
|
为充分发挥典型模范带头作用,濂溪检察通过“濂检先锋”专栏,邀您一起“检”阅近年来濂溪检察“成绩单”。专栏将对本院先进部门、先进人物事迹进行系列展播,鼓励全体干警学习身边榜样,汲取奋进力量,向社会集中展示濂溪检察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、为法治担当的工作成效。 连真同志,女,汉族,中共党员,武汉大学诉讼法学硕士,濂溪区院员额检察官,曾获全市检察机关“公诉业务能手”、“优秀信息员”“优秀通讯员”“优秀调研人员”及区“十佳政法干警”等荣誉。
2010年,连真同志考入濂溪区院后,被安排在办公室。她自学信息、宣传稿件的写作方法、技巧,留心全院工作动态,深挖案件背后的故事。渐渐地,记录该院工作的小小“豆腐块”见诸报端、网站,方便群众了解该院的工作职能、动态和成效。结合案例的普法小故事、图文并茂的法治宣传,让枯燥、严肃的法律条款变得“亲民”了起来。多篇经验材料被编入省市刊物,该院的工作亮点被发掘,让她看到沉默的文字也充满力量。多个调研课题被省检察院立项,让她对检察理论如何融入实践有了更多的思考。 “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半句空”。在一个个安静的夜晚,当手指在键盘上舞蹈,她早已忘却了当初的失落与迷茫,反而庆幸这段经历让她内心沉淀丰盈。她也逐渐认识到,如果说司法办案是检察机关的“硬实力”,那么检察信息、宣传、调研工作就是检察机关的“软实力”,二者深度融合才能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2016年,连真同志成为一名员额检察官。她深知,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,公平正义不仅蕴含于结果,也浸润于办案过程、检察官的一言一行中。她主动学习,及时更新知识,严把事实关、证据关、法律适用关,所办理的一千余件刑事案件无一错案。2020年初,在办理一起16人恶势力团伙案件时,她细致审查8项罪名33起犯罪事实,优质高效提起公诉。2022年,她参与办理一起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、涉及512名老人的非法集资案件,仔细核对各集资参与人实际损失、各犯罪嫌疑人参与集资数额,坚持宽严相济、分类处理,最终将8名被告人提起公诉,依法对9名情节较轻的不起诉。 “风好正是扬帆时,不待扬鞭自奋蹄”。从检十余载,她从一名检察“新兵”逐步成长,有过初次面对犯罪嫌疑人的紧张不安,更有翻看厚厚薄薄案卷材料的一丝不苟,查阅长长短短法律条文后的反复推敲。今后,她将坚定理想信念,立足本职,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
“我们办的不是案子,而是别人的人生”。她深知,大大小小案件的背后是一个个具体、鲜活的人生,关乎着一个个家庭的冷暖、期盼。法律之内,应有天理人情在。她在办理一起邻里轻伤害案件时,详细了解双方性格特点、心理症结、矛盾的前因后果,经耐心调解,双方最终握手言和。在办理一起过失致人死亡案时,她了解到死者母亲身患残疾、子女年幼,遂和第三检察部联动为该家庭争取6万元司法救助金。在办理一起大学生涉嫌诈骗案时,她促成双方达成赔偿谅解协议,召集侦查人员、校方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人民监督员进行听证,共同释法说理、挽救教育,最终对该学生作出不起诉处理。 “民生无小事,一枝一叶总关情”。老百姓都心存一种“良善”和“正义”,那些散落在每个人心中特别是案件当事人心间的“正义”能否通过司法程序演绎成令人信服、受人遵从的“法律正义”,需要我们明辨证据、阐释法理、修复关系、传递司法温度,也需要体会他们的急难愁盼,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“公平正义”,从而最终实现公平正义。
作为一名新时代检察官,她深知肩上的责任和使命,她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学习,以求极致的工作态度办理好每一起案件,回应群众诉求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公平正义,为平安濂溪法治濂溪尽绵薄之力。
|
|
|
|
|
|